炼焦用煤 煤按其生成的地质年代的长短可分为:泥煤、褐煤、烟煤及无烟煤四种。用于炼焦的主要是烟煤。烟煤根据地质年代的长短和变质程度的高低,可分为:长焰煤、气煤、肥煤、焦煤、瘦煤及贫煤六种。1.长焰煤 长焰煤的结焦性很差,无法在现代焦炉中成焦,如在配煤中配入量较多,碳的耐磨性就很差。 2.气煤 气煤在加热时可得到较多的胶质体,但此类胶质体的热稳定性差,易分解。由半焦转成焦炭时,产生大量的挥发分,因此生产出来的焦炭收缩大、裂纹多,块度小且易碎。在配煤中适度增加气煤,可提高化学副产品的产量,增加焦炭收缩,有利于推焦。 3.焦煤 焦煤具有中等胶质层和中等可燃基挥发分。加热时可生成热稳定性好的胶质体。多数焦煤在单独炼焦时,都可以获得块度大、裂纹少、耐磨性好的焦炭。但单独炼焦时,推焦困难,不利于对炉墙的保护,并且由于焦煤储量不多,从提高焦炭的强度和节约焦煤的角度出发,只能在配煤中适度加入焦煤。 4.肥煤 肥煤在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。单独使用这种煤炼焦时,生产出来的焦炭融熔性好,但容易产生较多的横向裂纹,易碎,生成小焦块等。由于它具有很强的粘结性,可粘结一部分弱粘结性煤,所以它是配煤中的重要成分。 5.瘦煤 瘦煤的变质程度较高,挥发分低,加热时胶质体数量少,一般瘦煤能结焦,但块度大裂纹少,不耐磨。配煤中加入少量瘦煤可以提高焦炭的块度。 6.贫煤 贫煤的变质程度较瘦煤高,有挥发分而无胶质和粘结性,配入少量贫煤可以做瘦化剂。以上几种煤在实际生产中一般不单独使用,而是几种煤配合使用。这就是配煤炼焦。一般要求是:配煤中灰分的含量不**10—12%,不大于1.0—1.2%;挥发分在25—30%;胶质层厚度为15—20mm。配煤中一般增加焦煤减少气煤可以提高焦炭的转鼓强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