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炭的化学性质 焦炭的化学性质通常是以焦炭的工业分析来表示的。工业分析的内容包括:固定碳、灰分、分、挥发分和水分的含量,除水分外其它组成均以干焦基础来计算。 1.固定碳和灰分 焦炭中固定碳含量应尽量高,灰分含量应尽量低。这是因为焦炭中的固定碳含量愈高,焦炭的发热量愈大,还原剂愈多,愈有利于降低焦比。焦炭中固定碳的含量的高低,主要影响来自灰分。固定碳的含量一般通过计算方法求得: C(固定)=100—(灰分+挥发分+**物) 焦炭中的灰分不仅对固定碳含量影响较大,而且会导致焦炭的耐磨强度降低,粉末增加。灰分的主要成分是酸性的SIO2和AL2O3,它们约占灰分总量的80%以上,灰分增加势必导致熔剂耗量和渣量的增加,使焦比升高,产量下降。 2.和磷 在高炉冶炼中,有80%左右的是由焦炭带入的,因此降低焦炭中的含量对降低生铁含起着很大的作用。控制煤的含量和合适的配煤比是控制焦炭含量的基本途径。焦炭中一般含磷很少。 3.挥发分 挥发分是炼焦过程中未分解挥发完的**物质,主要是碳、、氧及少量的和氮。当焦炭进入高炉再次加热到850—900摄氏度以上时,就以H2、CH4、N2等气体形式挥发出来。挥发分本身对进入高炉冶炼并无影响,但它是一个表示焦炭成熟程度的指标。正常情况下挥发分的含量一般在0.7—1.2%之间,含量过高的焦炭不够成熟,夹生焦多,这种焦炭强度差,进入高炉后易碎裂产生粉末,影响料柱透气性。而含量过低则表示结焦过大,这种焦炭裂纹多,较脆,对高炉冶炼不利。 4.水分 焦炭中的水分是在打水熄焦时渗入的,通常为2—6%。焦炭中的水分在高炉上部即可蒸发完毕,对高炉冶炼没有影响。但要求焦炭中的水分含量稳定,因为焦炭都是按重量入炉的,水分的波动必定会引起干焦量的波动,终于导致炉缸热制度的波动。